文化经典百科
首页
诗词
解梦
成语
中医
养生
历史
测名
中医常识

按摩耳朵——走向健康的捷径

   根据中医整体观的思想,一些部位的表现如果详加观察,就可以看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,耳朵就是这样的一个部位。中医认为,通过观察耳朵不仅可以知道我们脏腑的气机运行情况,我们还能够利用一些按摩方法刺激耳部穴位,进而给我们的身体健康一定帮助。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耳朵对于健康的重要性,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。   耳朵与很多脏器都有着联系,胆和肾脏的关系最为紧密。耳垂组织丰满,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。因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,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。德国威斯巴登医院资深外科教授沃特·哈特巴赫在《耳朵里的秘密》一书中写道,实际上,耳朵里隐藏着许多密码,通过耳朵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和天赋,甚至一个人的健康状况。   耳朵的双向作用   由于耳朵的独特性质,它也在保健养生中发挥着超一般的作用。我们的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,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,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。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,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。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亦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,有无凹凸变形、结节或脱屑,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。所以,经常按摩耳朵,可以健肾壮腰、增强听觉、清脑醒神、养身延年。   值得推荐的耳部按摩方法   拎耳屏   这个动作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经历过,但这次做起来一定要动作柔和。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,用食指、拇指提拉耳屏,自内向外提拉。手法由轻到重,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。每次3~5分钟。此法可治疗头痛、头昏、神经衰弱、耳鸣等疾病。   扫外耳   耳朵长期处于头部两侧,如果长时间不给予刺激,和落灰的壁挂电视颇有几分相似。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,这时会听到“擦擦”声。每次20下,每日数次。只要长期坚持,必能强肾健身。这样的动作可以使耳后以及连接部的气血更为活跃,有助于更多精微物质的循环。    拔双耳   耳朵对于外界的刺激十分灵敏,但长期没新鲜感的生活也会使它们的敏感度下降。两食指伸直,分别伸入两耳孔,旋转180度,反复3次后,立即拔出,耳中“啪啪”鸣响,一般拔3~6次。此法可使听觉灵敏,并有健脑之功。   鸣天鼓   如果您有失眠的问题,下面的方法可以给您帮助。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,掌心将耳孔盖严,用拇指和小指固定,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,即脑户、风府、哑门穴,耳中“咚咚”鸣响如击鼓。该方法有提神醒脑、宁眩聪耳之功效,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,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、眩晕、失眠、头痛、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。   摩耳轮   耳轮是耳廓的最外面向前卷曲的部分,按摩这些部分可以探查身体是否存在健康问题。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,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,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。日久,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。此法不拘遍数,做2~5分钟,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。耳轮处主要有颈椎、腰椎、胸椎、腰骶椎、肩、肘等穴的反应区。此法有健脑、强肾、聪耳、明目之功。可防治阳痿、尿频、便秘、腰腿痛、颈椎病、心慌、胸闷、头痛、头昏等疾病。   推耳后   即便是不起眼的耳后,依然可以帮助我们日常的养生。用两手中指指面,分别置于两耳后,沿翳风、瘛脉、耳壳后、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~30次,至局部皮肤发热。具有滋肾养肝,降低血压的作用。   摩全耳   气血运行是否通畅始终是最重要的养生按摩原则。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,向后按摩耳正面,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,反复按摩5~6次。此法可疏通经络,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。   具体到平时的日常养生,大家要结合自身状况灵活选择。以上方法,每次可以全用,也可有选择的运用几种。摩耳后,最好配以干梳头。用十指干梳头,可以刺激头部的经络,增加脑部的血液循环,降低血压,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脑动脉硬化、脑血栓的发生,每次手梳头的次数不应少于30~40次。   按摩耳朵虽然不如打针吃药有强劲的效果,但每天的保健工作却可以消除未成形的疾病,帮助我们获得更健康的生活状态,为健康人生奉献力量。

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
中医常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