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经典百科
首页
诗词
解梦
成语
中医
养生
历史
测名
中医常识

立冬美食——栗子

  冬季是养肾的好季节,香甜味美的栗子不但是上佳美食,还是益肾宜气的“补药”。栗子的药用功效从古至今一直为医家推崇。唐朝孙思邈认为栗子是“肾之果也,肾病宜食之”。栗子有“千果之王”的美称,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、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,也能强筋健体。传统中医认为栗子味甜,性温,人脾、胃、肾,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。可以治疗反胃、吐血、腰脚软弱、便血等症,老少咸宜。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,血糖指数比米饭低,只要加工烹调中没有加入白糖,糖尿病人也可适量食用。

 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、矿物质,能防治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、骨质疏松等疾病,是抗衰老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。栗子含有核黄素.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。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。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.并能帮助脂肪代谢,具有益气健脾、厚补胃肠的作用。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能够维持牙齿、骨骼、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,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,腰腿酸软,筋骨疼痛、乏力等,延缓人体衰老,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。

  药食同源话莴笋

  提到莴笋,大家都很熟悉,凉拌莴笋丝、清炒莴笋片都是餐桌上的家常菜。莴笋不仅营养,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

  现代医学认为,莴笋含丰富的糖类、维生素C和钙、磷、铁等成分。每500克莴笋含有铁约12毫克,与菠菜含量基本相同。莴笋叶的维生素C含量比茎高15倍,因此不要轻易丢弃莴笋叶。值得一提的是,莴笋汁也大有用途。莴笋嫩茎折断后出的白色浆液有安神催眠作用,莴笋的汁液还可增加胃液、胆汁和消化酶的分泌,并刺激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,可增加食欲、帮助消化和通大便。莴笋含糖量低,但含烟酸较高,烟酸被视为胰岛素的激活剂,因此,莴笋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。同时,莴笋水分高、热量低,可以缓和饥饿感,达到减肥目的。

  中医认为,莴笋味苦,性微寒,有利五脏、通经脉、开胸膈、利气、坚筋骨、去口气、白牙齿、明眼目、通乳汁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,可以用于血尿、小便不利、产妇缺乳、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症。

  莴笋虽好,但也不可多食。莴笋苦寒,凡脾胃虚寒者,不宜多吃。有眼疾者不宜吃莴笋。下面介绍几款莴笋药膳。

  凉拌双笋

  莴笋250克,剥除叶片,削皮,洗净切薄片,装于碗中,加盐腌渍入味后,挤干水分。竹笋150克,去外壳及老茎,放锅中隔水蒸熟,取出,切斜片,放凉后,与莴笋片拌合,加入各种调料拌匀,腌渍20分钟。分两次单食或佐餐。

  适用于老年人更年期高血脂症,食欲不振。

  莴笋炒香菇

  莴笋200克,切薄片,装于碗中,加入少许精盐,腌渍20分钟,取出榨取水分。香菇100克去柄,洗净切丝。炒锅置旺火上,下油,烧至七成熟,先投入莴笋片,炒散再放入香菇丝同炒,加精盐和少许清水,该焖片刻,下味精,炒匀。单食或佐餐。

  适用于高血压、高血脂症。

  莴笋丝瓜粥

  粳米100克,洗净,水1000毫升,煮至粥将成时,加入莴笋、丝瓜和精盐,继续熬至笋、瓜熟粥成,下味精,淋麻油,调匀。分1~2次空腹服用。

  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。

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
中医常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