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经典百科
首页
诗词
解梦
成语
中医
养生
历史
测名
中医常识

从中医角度分析肥胖 如何减肥

 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,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。现代社会以瘦为美,肥胖不仅影响外观,还容易导致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胆石症、胆囊炎、脂肪肝等。重度肥胖者易发生椎间盘突出症、脊柱椎间隙骨质增生、下肢骨关节炎、扁平足等。肥胖与某些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:男性多见结肠癌、直肠癌、前列腺癌等;女性多见子宫内膜癌、卵巢癌、宫颈癌、乳腺癌、胆囊癌等,而且肥胖还容易使女性的各种激素分泌失去平衡,导致月经异常,卵巢功能不全和子宫发育不良,引起不孕症。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肥胖是人类目前面临最容易被忽视但发病率却急剧上升的疾病之一。

  1.肥胖的判定:

  肥胖度在±10%之内,称之为正常适中。肥胖度超过10%,称之为超重。肥胖度超过20%-30%,称之为轻度肥胖。肥胖度超过30%-50%,称之为中度肥胖。肥胖度超过50%以上,称之为重度肥胖。肥胖度小于-10%,称之为偏瘦。肥胖度小于-20%以上,称之为消瘦。

  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(weightforheight)的指数。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,即BMI=体重∕身高∕身高(kg/㎡)。研究表明,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,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。以下是亚洲人(尤其黄种人)BMI标准:

  轻体重<18.5,健康体重18.5≤BMI<24

  超重BMI24≤BMI<28,肥胖28≤BMI

  2.肥胖的原因:

  ——遗传与环境因素: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,子女可能肥胖的概率升高至70%-80%。大多认定为“多因子遗传”,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,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,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,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。

  ——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:肥胖者的物质代谢异常,主要是碳水化合物、糖和脂肪代谢异常;而内分泌功能改变,主要是胰岛素、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的代谢异常。上述改变易使身体额外的热量,转化成脂肪进而肥胖。

  ——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: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身体的脂肪组织(adiposetissue)。体内脂肪细胞的总数,在个体生活的特定关键期,即一岁以内到童年增值很快。很多儿童期就开始肥胖的人,成人后往往摆脱不了肥胖。肥胖的人,全身脂肪细胞可能比正常体重者多三倍。

  ——神经精神因素:跟食物在视觉、嗅觉的刺激有关,会放射性地引起食欲。此外,有些人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、情绪上的不稳定,化压力为食欲,大吃特吃,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。

  ——生活及饮食习惯:现今社会,食物种类繁多,各式各样美食的引诱无所不在;有些人因为工作、应酬,往往很晚了才吃晚餐或吃夜宵,吸烟、饮酒等,这些都是导致肥胖的原因。

  ——药物性肥胖: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肥胖,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、镇静剂等。

  不同原因的肥胖症,治疗方法不同。但不论各种原因造成的肥胖症,饮食控制和锻炼都非常重要。合理的饮食控制能在短期内使体重明显下降,但之后如何维持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,常需要长期保持锻炼,配合低热量饮食的生活方式。

  3.对肥胖认识:

  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对于肥胖的认识,可追溯到距今2200多年前的汉朝:汉朝许慎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肥:多肉也……胖:半体肉也”;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《黄帝内经》亦谓:“肥贵人,则膏粱之疾也……其民华食而脂肥……胭肉不坚,皮缓者,膏。”其中的“脂”、“膏”都是指脂肪。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原因,多与“湿、痰、虚”有关。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对肥胖的分类如下:

  ①脾虚湿阻型:患者形体肥胖但又四肢困重乏力,容易疲倦,多伴有腹胀、大便较烂。

  ②脾肾两虚型:患者形体肥胖,甚至虚浮水肿,行走过快或上楼梯则气喘吁吁,平时头晕怕冷、腰膝酸痛,大便偏烂,有些男性还伴有阳痿。

  ③胃热湿阻型:这类患者除形体肥胖外,多喜欢大鱼大肉,伴口臭口干、大便秘结。此型多为体壮的中青年肥胖者。

  ④气滞血瘀型:患者形体肥胖,往往血脂过高,或伴有两胁胀满烦躁易怒、口干舌燥、头晕目眩、失眠多梦,部分女性还会月经不调或闭经。肥胖日久者可见此型。

  对于上述类型的肥胖,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,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,以及物质和内分泌代谢异常,从而导致肥胖。

  对肥胖病的治疗,通过针灸、按摩、气功、药物和药膳饮食疗法等,从调节内分泌入手、对肝、脾、肾、心脏、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,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,达到减肥的目的。古方中医治疗肥胖,具有安全、有效、不易反弹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。由于肥胖症病因复杂,患者治疗与保健宜标本兼顾、补泻同用、数法并施,同时配合合理膳食和运动,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。

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