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经典百科
首页
诗词
解梦
成语
中医
养生
历史
测名
中医常识

秋季最适合煲汤的三种中药食材

  秋季养阴是关键。俗话说:“入夏无病三分虚”经过漫长的夏季,人体的损耗较大,故秋季易出现体重减轻、倦怠无力、讷呆等气阴两虚的症状,所以秋季进补很有必要。中医认为,秋季阳气逐渐收敛,阴气慢慢滋长,而肺气和燥气过度交换循环会造成体内津液大量耗伤,此时人体如能及时顺应秋冬收藏规律而养阴,可使体内保证气血运行的阳气有所收敛而不致外散,积累生命活动所需的精气和营养。所以秋季进补,养阴为上,这就是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秋冬养阴”的真谛所在。

  麦冬

  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可以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常用于肺燥干咳,虚痨咳嗽,津伤口渴,心烦失眠,肠燥便秘。但是由于麦冬性微寒,不宜用于脾虚引起的水湿、寒湿、痰浊及气虚明显的人群。

  玉竹

  玉竹味甘、微寒、性平,归肺、胃经,有养阴润燥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适合于肺胃阴伤,燥热咳嗽,咽干口渴。适合干咳但少痰,或者口燥咽干的,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。玉竹多跟沙参、麦冬等药材搭配。玉竹味甘多脂,质柔而润,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。而且玉竹中所含的维生素A,对改善干裂、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。

  百合

  百合在生活中比较常用,、百合味苦,性微寒,入心、肺经。具有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的作用,尤其是鲜百合更甘甜味美。百合特别适合养肺、养胃的人食用,比如慢性咳嗽、肺结核、口舌生疮、口干、口臭的患者,一些心悸患者也可以适量食用。另外,百合也有清心润肺、安神定志的功效,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。但由于百合偏凉性,胃寒的患者要少用,风寒咳嗽、虚寒出血、脾胃不佳者忌食。

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
中医常识